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為保證更佳的瀏覽體驗,更新高版本瀏覽器或者切換為極速模式
以后再說X時間:2018-12-03 00:00:00 來源:環宇暢行
人臉識別已經將6名滯留人員比對成功,并幫滯留人員回家!
市救助管理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5月,楊衛來中風癱倒在路邊,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后把他送到了市救助管理站。考慮到當時他的身體狀況極差,市救助管理站又把他送到了市康慈醫院進行治療。“他說得出自己的名字,可是我們根據他說的名字(讀音)去核查卻一直查不到戶籍信息,發布他的照片,也沒有回應,這一年多來,為他尋親一直不成功。”轉機出現在上個月,桐鄉市梧桐派出所傳來消息,經過人臉識別比對,楊衛來與王江涇鎮的一名居民比對成功。“我們立刻與鎮民政辦聯系,又聯系到村里,最終確認了身份。”
與楊衛來同時通過人臉識別身份比對成功的還有其他5名滯留人員。這6名滯留人員有的剛到救助站幾個月,有的已經待了4年多。目前,已經有4人成功由工作人員護送回了家,還有2人也將于近期安排護送回家。
“找媽媽,找爸爸!”今年十多歲的小紅(化名)智力低下,被送到市救助管理站已經2年多時間。因為她的戶籍信息被注銷(后來得知),身份一直核實不清。這次人臉識別比對,也確認了她的身份。“戶籍是四川的,信息顯示母親在嘉興打工,估計是跟隨母親來到嘉興,不幸失散。”市救助管理站相關負責人說,等到與小紅母親取得聯系,就送她回到母親身邊。
記者從市救助管理站了解到,今年我市加大尋親工作力度,通過深入實地尋親,還著力借助各個救助站、派出所、村委會協同調查等方式開展線索搜尋,特別是今年通過尋親欄目、跨省甄別聯動機制、人臉識別等高科技新手段,尋親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特別是2016年民政部與“今日頭條尋親”推送欄目聯合以來,市救助管理站從2016年的尋親成功4例,增長到2017年的16例。截至11月底通過各種手段尋親,市救助管理站今年已經為25名滯留人員成功尋親。
北京環宇暢行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物聯網平臺的設計與研發服務。能夠在產品設計、軟件研發、互聯網與移動應用、云計算與大數據、系統集成